1000型实验列车
第一款新干线试验列车
1000系列新干线原型列车是为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而准备的。编组有2辆A编组和4辆B编组两种。采用单一头灯,前段侧面安装小窗,显示车次和编组号。四辆领头车中的三辆驾驶室窗户使用了弧形玻璃。
A 编队有不同的蓝色带。在鸭宫实验线上进行了各种行驶测试。B编队创下了当时256公里/小时的世界最高速度。1000型是之后0系新干线量产车的实验列车。
图片
图片
0系
有着酷酷长鼻子的梦幻新干线
随着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而首次亮相的0系,是历史上第一列新干线列车。全球首次实现时速200公里以上商业运营。所有车厢均为电力驱动的列车,每辆车都配备了两台控制设备和其他设备,其性能堪称“梦想超级快车”。它们根据制造时间分为几代,并且在机舱窗户的尺寸等方面可以看到差异。0系列的白蓝配色确立了新干线的形象,象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。
图片
图片
高速试验车951型/961型/962型
以速度目标为250公里/小时的下一代测试车
951 型是下一代车辆的测试车辆,其制造目标是 250 公里/小时的商业运营。对东海道新干线和预开通的山阳新干线进行了速度提升测试。
961型是在951型基础上的测试车,支持50/60Hz电源频率。考虑到东北新干线的运行,还设置了除雪室。
962型是200系列的原型测试车,为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测试了极寒条件和抗雪的功能。三款车型的机身均采用铝合金材质。
图片
电力综合巡检车922型/925型
第一位黄医生的诞生
鸭宫实验线试验完成后,1000型B编组改装为电动检查车,型号改为922型0型,后来被称为T1编组。由于T1编队的老化,创建了922型10号新的T2编组。第一台综合电动轨道试验车诞生。
图片
200系
前部形状由0系列型慢慢转变为100系
200系列是伴随东北新干线、上越新干线开通而推出的车辆。前端较0系列加长了600mm,并安装了扫雪机,在雪地行驶时可以犁雪。为了防止积雪附着在车体上,采用了一直延伸到车底的一体化安装结构,并且车体采用了铝合金材质,这在量产新干线列车中尚属首次。
早期的列车有0系列的车头形状,但后来的2000番代也慢慢变成了100系的车头形状。
图片
100系
特色鲨鱼鼻和双层列车
100系列是在日本国铁时代末期推出的,以0系列和200系列所培育的技术为基础。被称为“鲨鱼鼻”的前车头和两层列车的车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通过提高电机输出和采用高性能设备,16编组列车中的4辆成为无动力车厢,而不是0系的全列动力车厢。有的车辆为两层,二楼设有餐厅和绿色座椅,一楼设有自助餐厅和包间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更多100系图鉴,请点击《日本环游铁道之旅——新干线100系漫画图解》
300系
一体化车头设计的经典之作
JR东海开发的300系列旨在将东海道新干线的最高运营速度提高到270公里/小时,随着Nozomi号的开始运营而首次亮相。
前端的造型是圆滑的设计,与裙摆融为一体,让之前的形象焕然一新,机构上也融入了针对高速运行的新创新。车身由钢制改为铝合金单蒙皮结构,减轻了重量。它是新干线第一条配备了当前广泛采用的VVVF变频控制和再生制动的系统。
图片
400系
前所未有的银色调车身
400系列可在新干线和传统线路(在来线)之间直接运行,在山形新干线开通的同时首次亮相。与传统新干线列车不同,它的银色外观极具冲击力。
该车是在200系列的基础上开发的,属于新干线车辆,但车身尺寸符合常规线路标准。东京一侧的领头车配备了分流/合流装置,可以与其他类型的车辆连接。由于车辆行驶在连续斜坡路段,因此配备了与发电制动相结合的电控式空气制动器以及驻车制动器。
图片
E1系
首条全列双层新干线
E1系列是第一款全双层新干线,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干线通勤需求。它最初被命名为 DDS,是 Double Decker Shinkansen 的缩写,但在商业运营期间,它被命名为 Max,是 Multi Amenity Express 的缩写。
为了让12节编组的重型列车以240公里/小时的速度运行,采用了VVVF变频控制,主电机输出功率为410kW,为当时最强。后期专门从事上越新干线运营,更新后变成朱鹮红色腰带+蓝白双色车体。
图片
更多新干线列车实景照片,请点击以下文章链接
《日本环游铁道之旅——名古屋 磁浮·铁道馆(二)》
《日本新干线列车图鉴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深圳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